EN
CN
图片展示
图片展示

战役”进行中,湖北的“应急物流”在如何应对

点击量:1743发表时间:2020-03-15 15:47:18

文:中外管理  记者  任慧媛  责任编辑:李靖

疫情告急,源源不断的救援物资从四面八方涌向了湖北。如何确保所需要的物资能在道路封锁的情况下快速、准确地进入灾区,并交到需要的单位或人的手中?不仅是全国关注的焦点之一,整个湖北物流系统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应急大考验。

应急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,“应急”二字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军事色彩,它是为应对突发事件而对物资、人员、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。这意味着,时间不确定、地点不确定、货物不确定、供需双方不确定,无法事先做出预案,难度可想而知。

人员无法及时到岗,交通阻断,大范围的物流快递车轮停转,更是难上加难。这个时候,邮政物流点多、面广、线长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。

在武汉市,放眼望去,空旷的大道上时不时来回穿梭忙碌的绿色邮车格外引人注目,昼夜不停、无缝衔接。“逆向而行”奔赴救援一线的人群中,这群身穿邮装的“绿衣战士”赫然在列。

为解读湖北省“应急物流”的运作机制,《中外管理》专访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总经理任永信。


1.jpg


1

“国脉”上的“红细胞”!


疫情爆发以来,身处疫情中心的湖北邮政突然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峻考验,任永信在接受《中外管理》专访时坦言:一开始他是有所担心的,担心防护物资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员工的安全如何防护?担心救援的物资能不能及时进来,能不能精准送达?“但是,与其担心不如用心”。

2月15日晚22:00,武汉邮政寄递事业部物流业务部收到紧急通知:有3000套床上用品急需从荆门市京山县,运到谌家矶长江新城方舱医院和武汉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。马上,邮政物流车队的7名司机连夜被紧急召集,驾驶着7辆邮车向200公里外的京山县疾驰,不眠不休,用了不到24小时,两处方舱医院的急需物资即被全部安全送达。

任永信介绍:自疫情发生以来,武汉邮政物流人员都已经习惯了突如其来的长途运输任务。他们很清楚,每一次的紧急任务背后,是无数前方医护人员最急迫的“弹药”需求,应急物流节约的每一分每一秒,都能让战场上的医护人员、病房里的患者早一分得到保护,早一分得到心安。疫情突发之际,有救援中心收到物资后称赞他们:“你们不愧是‘国家队’,现在只有邮政能达到这样的效率!”


2.jpg


平时的信使变成了紧急时刻的“战士”,救援前线的此类事迹,不胜枚举。“邮传万里,国脉所系,疫情关键时刻,只要是其他物流搞不定的全部由中国邮政进行兜底服务,确保运送不中断。”任永信告诉记者,中国邮政,俗称“第二陆军”,具有通政、通商、通民的特点,被比作是“国脉”上的“红细胞”,那邮政人就如同运输氧气的“血红蛋白”,运输邮件包裹不停歇。

据介绍,湖北邮政将近200辆邮车,24小时轮岗值守在湖北省的一二级干线和公益慈善部门,目标是:救援物资随到随卸,随分随走,确保第一时间将防疫物资转移到武汉全市的45个医院、15个区、63个配送点。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,湖北邮政处理了近400万件的救援邮件,累计接受了近1000个批次的货物。其中邮航飞机运来的邮件,都争取在2个小时之内送达。


3.jpg

武汉邮政“汉马”无人投递车一天投递近百个邮件


2

免接触式“无人投递车”火线上岗助力


疫情汹汹,除了物流人员及时给力地开辟出生命通道之外,邮政系统的智能无人设备在减少投递员与客户近距离接触,防控疫情传播方面也发挥了大用处。

据任永信介绍:自疫情爆发以来,无人投递车“汉马”就成为仙桃市邮政分公司最受欢迎的“明星投递小哥”。非常时期路上人少车少,“汉马”运行很顺畅,一天可以投递将近100个邮件,高效运行并阻断了人传人的可能,实现了免接触投递。

同时,湖北邮政使用的机器人(15.220, -0.38, -2.44%)“小黄人”还可以进行智能化分拣,1小时就能分拣出2.4万件包裹,有效地化解了人员不足的问题。通过此次考验,减少客户和投递员接触的无人投递车、无人机、非接触投递的包裹柜等的作用将会被重新定义。

对此,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委员杨达卿对《中外管理》也表达了同样观点:这次防疫战形势严峻,对整个社会和经济运转来说都无疑于一场真实的战争。军事物流讲究“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”,因此交通物流作为这次“抗疫”保供的排头兵,复工复产先于其他行业。但也要看到:首先,面向C端消费的生活物流企业,遭受诸多影响和疫情风险。当前形势要求快递企业加大无接触式配送,也在催化无人车配送和智能快递柜等物流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。其次,面向工商企业的生产物流,因为复工不足等问题,也遭遇到一定物流服务保障不稳定,这也催化了生产物流市场加速无人园区、无人码头及物流机器人等智能化操作、无人化技术和设备的应用。

早在几年前,主要依靠科技与大数据的智慧物流,就已经有了基础性发展。本次疫情更是培养了很多用户的无人配送消费习惯,人们也开始渐渐接受在无人的情况下,完成货物的收发,所以不仅在非常时期,而且疫情过后,智慧物流的市场额将迎来较大发展,这将毫无悬念。公开数据显示,中国2018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000亿元,预计到2025年,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。


4.jpg


3

应急物流大考,“统一的就是先进的”


当然,再勇敢拼搏的“战士”,再智能贴心的设备,都离不开有序的管理与正确的指令。通过此次应急物流考验可以发现:整个物流体系已经习惯了“和平年代”相对平缓的连接方式,而对于“战争时期”快速急迫的变化节奏,表现出了措手不及的“混乱”。比如:全国支援的医疗物资大量到达灾区时,“抗疫”主阵地之一的武汉协和医院却领不到物资。山东潍坊寿光捐赠的蔬菜运抵武汉后,却不得不在超市通过销售的方式“分发”捐赠物资,就是典型且严重的问题。

对背后的成因,任永信解读:首先,物资运输保障环节割裂、各自为政,不同的物流公司开发的是不同的系统,供需信息不对称,转运对接起来非常困难。其次,按规定,捐赠物资需统一经过公益部门进行管理分发,但由于捐赠物资大量密集到达湖北,相对应的公益部门人员缺乏专业的物流分发能力,就导致仓库物资堆积和难以及时分发的问题。


5.jpg

任永信在应急物流岗位上


“信息不对称导致供需不匹配、不精准,使得救援物资从绿色通道争抢出来的宝贵时间,在‘最后一公里’物流环节白白浪费。这其中缺乏的正是统一的可用于应急物流指挥调度,且能实时呈现物资需求信息的平台。”任永信直言不讳地指出。

“统一的就是先进的,一定要从战略统筹上加快应急物流的建设,将各类应急物流企业纳入到统筹管理当中,全国一张大网统一指挥调度,一个平台统一信息交互,一个标准统一协作运行,只有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,参与应急救援的各个方面才能够有序高效地运作。”任永信向记者如是说。

同时,柔性布局,仓配一体化建设也非常关键。物资直达一线,武汉应急仓配中心及时设立,集系统对接、流程设计、仓储管理、分拣发货、全程跟踪为一体,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的压力,降低了十分宝贵的物流时效成本。


6.jpg


此次的疫情中所反映出的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,相信在今后的应急事件中能得到更大的重视,毕竟无序的救援,不仅是浪费了社会的财力和物力,甚至还会给参与者带来伤害。正如任永信所说:灾区人的需求与呐喊是最真实和最迫切的,没有到过灾区的人,很难体会到一线救援者的辛苦、无奈与期待。他们既是抗疫防控的重要一环,也冒着被传染的风险。要达到有序、高效地救援,统筹管理,信息对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